学生基本情况:
本科:陆本985
GPA:90+
TOEFL:110
GRE:320+
申请结果:AD-Umich MSI & UIUC MSIM
Part 1
是否要选择机构帮助申请?
我为什么会决定选择再来人?
我当时在自己申请和DIY这个问题上也纠结了很久,不仅跟好几家中介聊过,还跟很多学长学姐咨询。很多学长学姐就建议不要签约传统的中介,不然极有可能碰到中介给填错信息、错过时间等无语事件。
所以我就决定找一家服务,可以自己关注全程申请。后来机缘巧合知道了再来人,并且最终选择再来人帮我完成了申请,取得了还不错的结果。
在这里强烈推荐成绩优秀想冲击名校同学和再来人聊聊!
能有你申请的项目的直系学长学姐帮你改文书,这是我觉得最最有价值的地方。(不是打广告,真心推荐大家哈哈哈)
Part 2
请注意!申请美国如果不提交GRE
很容易被放进waitlist
毫无疑问,肯定是越高越好的。另外像托福,GRE,GMAT等一定要尽早考试,这两年赶上疫情很多人都是准备好了但是根本没有考试的机会。
另外想提的一点就是GRE optional。现在国外学校对GRE分为四种政策:required/recommended/optional/not receive.
如果是recommended,那么可想而知如果不交的话一定会对申请结果产生负面影响;大部分学校会声称 optional意味着不交GRE不会有negative impact,但是我亲测不要相信学校optional的鬼话!
我的MPP的项目投递的比较早,那时候还没出来满意的GRE成绩,加上MPP项目都是GRE optional,所以直接没有交,结果就GG了,都把我放到了waitlist,发邮件提醒我可以继续补充/更新材料以被录取——潜台词很明显了,赶紧交GRE!另外后来与同学们交流的时候发现,绝大多数人还是会交GRE的,最起码中国学生是这样。
Part 3
转专业申请
需要做的思考和选择!
我自己是大三通过参加学校的学生社团,了解了国际组织/NGO这个职业方向,决定要申请Public Policy的项目。之后我几乎所有的实习、科研及交换经历都是围绕着PP进行的。我的第一第二段实习是在两家国际知名的环保组织进行的。
但是第三段实习改变了我对未来专业的想法,当时我在一个美国本土人权non-profit做student assistant,项目组在搭建一个追踪不同种族在新冠爆发期间享受的不同程度的医疗关怀的平台,我协助完成了一些非常简单的数据分析工作。
这次实习经历让我意识到哪怕是在NGO这种我们传统观念中只是“文山会海”的地方,想要有竞争力,还是要与时俱进地学习一些技术。所以当时我就决定要转向更tech的项目。
最终我是决定PP和IS一起申请,像MIS/MSIM也是转专业比较友好的项目,今年Umich MSI的很多新生都是心理学、商科、外语、景观设计什么的,五花八门。
Part 4
转专业申请
应该需要有怎样的背景?
其实对于转专业的人来说正正好好拥有跟你想转的专业完全对口的经历是很少见的,大部分申请成功的同学,都是通过深入挖掘自己的经历从而找到跟意向专业的联系点的。
我觉得我的背景跟我申请的专业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了,但是通过强行扯淡,还是差强人意地完成了申请。比如我在国际环保组织做有关绿色金融/碳中和的研究,主要负责简单的数据分析与搜集。
在实习中我有负责进行网页爬虫,搜集各行业公司碳中和承诺的相关信息,对其进行了整理并可视化,最终呈现在项目组开发的网站上,于是跟IS强行扯上了一点关系……
说到这里,想要成功且自然地扯关系,对自己申请的项目有深入的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拿Umich MSI来说,我觉得我被录取的很大原因就是自己扯的跟项目有的track比较接近。
比如他有DA track和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 track,CSS主要就是用计算机工具研究社会问题之类的,我的经历主要也是契合这个track.
Part 5
这是写在最后的tips
作为过来人想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
一切趁早,不管是考成绩&写文书&确定专业&投递,一个萝卜一个坑,来晚了就没有了!
深度挖掘自己的经历,大胆扯淡,狂扯情怀。
大胆尝试,不妨多一些冲刺项目,少一些中档/保底项目。因为申请真的是很玄学的事情,大家经常是被拒得莫名其妙也被录得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