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条件
如果想要申请到理想的学校并且在选择研究组上有绝对的主动权,那么各方面的条件是缺一不可的,这大概包括:推荐信、科研经历、GPA以及英语成绩。当然这些因素在不同场合的相对重要性是不同的,比如说:GPA以及英语成绩会决定你的申请材料会不会过小秘这第一道关,不要小瞧这个问题,不达标是真的会被刷下来的;科研经历的充实与否以及推荐信的强弱决定了你在套磁、面试以及申请提交后教授们审阅材料时是否会得到青睐;即使你拿到了某个学校的录取,在你想要进某个研究组的时候,GPA、科研经历的匹配程度、科研能力的展现和推荐信又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此时你是在和同样被录取的其他同学竞争)。
也就是说,拿到某一个学校的offer都不算完,直到你确定组之后,甚至在某一个组确定下来研究方向之后,你的申请季可能才算结束,而你的硬件水平在所有这些关键阶段中均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不要忽视每一项的重要性。当然,如果对于组和方向比较open-minded,这些问题就可以放到PhD开始之后的第一年再考虑。
暑研与推荐信
暑研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在此期间,你可以和实验室内的其他人交流,参与到各种形式的seminar,这些可以帮助你极大地开阔眼界、了解到某一个领域内前沿的研究组有哪些以及不同老师研究组之间的connection等等,同时还可以帮助到你在申请季中确定选校清单以及收获一封高质量的推荐信。谈到这里,我一定要特别地强调一下推荐信的重要性,在我看来,这个因素要远比一般的文章发表要更为有力。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作为老板要招收一个学生,结果你收到一个你非常信任的朋友,甚至是你之前的得意门生推荐的一个学生,那是不是你会非常信赖这样一个学生的能力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在这里我还想要提到一点,寻找暑研的组不要光注重学校的名声,而是要了解到所在领域的大佬组有哪些(不仅仅分布在六大里),这个时候可以关注每位老师的bio,看看他们之前的履历,是从哪些组出来的,以及近几年的活跃度和文章发表情况,综合来判断自己暑研套磁的名单以及之后申请时候的名单。
进入一个活跃的研究组,能更加让你感受到科研的乐趣,同时所做的项目也不是自娱自乐而是真正能够推动领域内认知与进步的。而这样的研究组和机会,国外的高校相对于国内来说要更多,所以还是鼓励大家尽可能能够有一次出国暑研交流的经历,这样在你体验之后也能够更清楚自己到底要不要出国以及要选择怎样的项目和道路。
我的申请经历哈佛暑研:确定凝聚态实验方向
我个人是在大学前三年修读完成了大学四年的全部课程,因此有完整的大四一年的空余时间去做“暑期”科研,在哈佛大学待了共计9个月的时间,这对于我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在各方面的认知以及未来的规划都有了更清晰与坚定的想法。当你真正地置身于国外顶尖高校时,你就能真切地体验到大学方方面面的不同,这体现在日常的工作氛围、生活模式、校园环境、天气、基础设施等等。
我非常享受每一次与组内成员关于课题的讨论,非常享受各式各样拓宽视野的讲座以及与国内截然不同的生活。这期间的经历,也使得我之前稍有些摇摆不定的心逐渐沉稳下来,我也意识到我的兴趣点还是在科研上面,但是我更想尝试一下与以往不同的研究方向。我个人之前首先了解过凝聚态实验,后来觉得实验比较枯燥乏味就转向了凝聚态计算方向,但是长期以来,包括在哈佛的这段时间,我意识到了计算方向的各种局限性,又重新注意到了实验的多种多样的调控性,由此萌发了转向申请实验方向的想法。
关于选校
由于之前对于实验领域的老师了解的不是太广泛,所以在确定选校名单这个阶段,我就详细地翻了一遍top校实验方向的faculty,搜索跨度达到了Physics, Applied Physics, EE, MSE, ME, NSE等等,不希望遗落掉任何一个可能。这个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会带来非常多的收获,会增加你对于某个领域整体的了解和把握程度,简单说就是有哪些厉害的人在做哪些有趣的事。
我个人非常看重前期了解每个学校以及具体到每个组的情况这件事情,最终各个学校的项目申请也都是按照我对于某个具体组的兴趣而确定的。当时在美国报名GRE sub的时候,由于拖延症比较严重,错过了波士顿的考位,当时somehow突发奇想,搜索了一下加州的考位,发现Berkeley high school是一个考点,因此就萌生了去加州考试、套磁顺便旅游的想法。
当时联系了几个老师,也收到了非常积极的回复,在和老师面谈以及参观实验室的过程当中,也更切身地了解到了不同的研究领域以及使用不同研究手段的组的日常工作以及差异,这也更好地帮助到了我之后选校与选项目的阶段。
关于选校层次划分
在选校上,根据研究兴趣以及研究组的优势,我主要选择了两个层次的学校以及一个保底校。
第一层次就是六大,第二层次就是Columbia, Cornell, Yale, UCSB,保底校就是UW Seattle(虽说是保底,但其实系里有非常强的领域内大佬)。这其中不同学校允许申请的项目数量是不同的,这些可以自己搜索得知,例如哈佛可以申请三个,MIT没有限制(最多可以申请40+项目,因为只有这么多的系),当时觉得多申一些可以增大录取的可能性,从而有可能转到物理系,同时又somehow觉得MIT的申请费最便宜,只有75$,就一口气申请了5个项目(虽然后来意识到有点浪费……以及转系这个操作其实MIT官方也不是那么的支持)。
在提交完网申之后,其实能做的事情就是大家可以进一步完善充实自己的研究经历以及多去深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组的工作,这是为了面试以及拿到offer之后选组这些问题而做的准备。我个人觉得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选组,事实上,我整个申请季的主要精力也花在了判断我到底选择哪个研究组这件事情上,内心的倾向是会随着你了解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变化的,因此要多方面、全方位地进行了解。
我个人后期主要纠结的点在于不同组的不同的研究手段以及学校的整体氛围。我在open house上都是抓住各种做实验的同学,和他们聊对于不同方向的看法和感受,以及非常积极地和每个老师聊,参观他们的实验室,和组里的博士生聊等等。最终通过多方面信息的汇总以及我个人的思考判断,选择了Berkeley。
在这里也为AS&T这个项目打个广告,希望大家可以多多了解下:http://ast.berkeley.edu/,链接奉上。
关于再来人
我当时是经学长推荐了解到的再来人,现在回头看来,再来人对于有很强个人规划能力的同学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我个人很喜欢导师制的交流方式,非常幸运以及非常巧的是,我的学术导师当年也最终选择了Berkeley的AS&T项目以及我未来将要去的研究组(可以说是非常有缘了哈哈哈)。
非常感谢她在我申请季中对我各方面的指导。在这里也要感谢我的客户经理老师,她非常耐心地在很多关键节点上提醒我。遇到一个专业又nice的学术导师,再加上一个认真又耐心的客户经理老师真的会为申请助力很多很多。
最后,祝愿所有有梦想并且不断努力的同学们都能收获属于自己的理想的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