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规中矩的前期准备
我有出国的打算还是挺早的,但是一直以来也没有做很多针对性的准备,就是比较日常地保持绩点,平时在英语上稍微多花了些时间。
到了大二结束基本确定了自己未来想走科研的道路,并且加入了自己学校一个老师组内的实验室。尽管如此,我也对自己未来的方向没有一个很好的头绪。
就这样有些迷茫地到了大三,“跟风”和一群去海外暑研的同学一起开始了套磁之旅。因为没有明确的方向,一开始也是海套,各种各样的老师都发了邮件,回复也不出意外地不是很理想。
最后了解到一个卡耐基梅隆的老师收了一个上一届浙大的学长,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就给这个老师发了一个邮件,经过一轮面试后被接收去这个老师的实验室科研。老师的科研方向是计算机音乐,并不算是我特别感兴趣的领域;给我分配的任务也是比较偏工程而不是科研的。
其实当时还是有一点担心的,但是因为时间也不早了,之后可能也不会有特别好的结果,所以最后还是去了CMU进行暑研。
两段科研经历
暑研这段经历是我背景提升最大的时间。虽然老师的科研方向和我的兴趣并不完全匹配(最后也没有申请这个老师的博士)但是在暑研这段时间和很多的“professional researcher”都有接触,有很多的机会深入了解国外的科研情况和申请的准备。
许多的学长学姐们(在CMU主要是中国学长学姐)也给了很多帮助,帮我介绍了很多项目的特点,录取标准,还给我分享了关于很多老师的“私家信息”。
这里要特别感谢一下,一位北大的CMU在读PhD学姐,她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和指点,另外也是这位学姐介绍我来找“再来人”的。
在CMU暑研的这几个月也给了我很多机会和各种各样领域的人接触,有足够的时间思考自己的科研方向。和老师组会的时候也和老师聊了一些关于计算机音乐和人类情感分析的内容,觉得很有兴趣。
再加上申请日子临近,也必须要确定一个方向。所以在CMU暑研快结束的时候,我给自己选定了计算社会学相关的领域作为研究方向。
选这个方向主要有两方面考虑:
一是自己确实对这一领域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在大二的时候学校的荣誉学院有一个公共管理方向的辅修班报名,我是我们这届唯一一个入选并坚持到最后的计算机学院学生;
二是这个方向虽然在国外已经是个很成熟的方向(就CS来说,基本所有的名校都有专门的计算机和社会学的交叉项目,MIT等更是有一个系都是这个方向的),但是在国内这个方向的研究者和学生相对较少(我们学校这一届计算机做这个方向的应该就只有我一个),客观上会减少一些来自国内的竞争压力。
选定了方向之后,距离申请还有3个多月的时间,因为还没有一个对应方向的科研经历,所以我在CMU暑研快结束时就开始了下一次科研经历的套磁,希望在申请之前再完成一段科研。
选定了目标再加上我本身有社会学辅修这个经历的独特性,套磁的结果果然比第一次海套好了很多,发了不到10封邮件就有一个来自MIT 的postdoc和一个来自UW的postdoc提供给我面试。最后来到了UW做第二段科研。
这中间又有一个机缘巧合,就是UW的博后把我拉进了一个和芝加哥大学,MIT合作的项目。比较运气的是这个项目正在处理的问题可以用我之前在学校科研的一个方法解决。我很快搭好了模型并且在第二周的组会上展示,得到了老师们的称赞。
最后我不仅拿到了UW的博后的推荐信,还拿到了这个项目的组长,芝加哥大学的一位社会学教授的推荐信。
申请的最后准备
临近申请季,我也要为申请做最后的准备。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再来人”给我提供的帮助了。之前我也纠结需不需要找留学机构,因为从经历上来说,我申请的大部分准备工作已经完成,推荐信也很早就和几位老师确认完毕,本来想着留学机构可能给出的帮助不会太大。
后来咨询了一些学长学姐,也结合自己的思考,觉得尽管自己有相对丰富的国外交流、科研经历,但是也从来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申请。有一个靠谱的留学老师,能帮助避免一些申请中对他们来说很明显,但是我们却看不见的错误。
专业的学术导师和文笔导师也能够帮自己写一个漂亮的文书,让招生官眼前一亮,并且他们也更了解学校的招生情况,能帮助制定更好的选校策略。在这些问题上有一个“再来人”帮助我们还是很值得的。
最后多方打听,经过学长姐们的推荐,最终选择了再来人辅导我的申请。
因为我主要申请的是计算机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PhD,最后的选校选项目还是有一些难度的,特别是在之前我们学校几乎没有相同方向的同学申请,没有之前的经验可以参照。
在再来人客户经理的帮助下,我筛选掉了一些几乎只录取社会学背景的交叉学科项目,这样可以充分匹配我的计算机背景;在文书中,我重点强调了我在CS方向上的能力和对计算社会学的浓厚兴趣,展现我在相关学科的潜力和能力。
最后在我自己,帮助我的老师和学长学姐,以及再来人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非常满意的录取结果 。
最后:其他事项
我的托福和GRE在暑研之前就考出了比较不错的分数(T108, G328/4),所以这也让我比较放心地去暑研而没有其他成绩上的担忧。
从我这届了解到的申请结果看,在CS的申请中语言成绩并不很重要,许多没有特别高语言成绩的同学也都有很好的录取结果。
所以我觉得如果要在申请前出国科研的话,在出国前考出一个过线的分数让自己安心还是有必要的,但是也不需要花特别多的时间过分追求高分,提升科研的背景会更重要。
对于直博的同学来说,本科阶段课业压力比较大,可能不会有很多时间接触科研。对于比较坚定要申请博士的同学,可以考虑在大二大三适当多选课,空出来的时间用于科研,会对自己的博士申请有比较大的帮助。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申到理想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