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季结束,打算去芝加哥读统计硕士然后再申博(没办法博士申请结果有点差),感觉这大学四年有许多事本可以做的更好,但想想把一些遗憾写下来,或许对后来者有利。纯属一家之言,尽信之不如不信。
研究生专业的确定,硕士or博士
我感觉我大一到大三未来想走的路一直在变,大一想读基础数学,但读到后来发现理论和现实脱轨比较大,大二就随大流的想去读金融工程硕士,后来大二去纽约参加Baruch金融夏令营,发现其实金融工作比较无聊,似乎和自己想的不一样,于是开始强烈怀疑读金融工程硕士是否数学白读,最后的结果自然是放弃大二的想法,大三开始以统计为目标。能一开始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固然好,但其实在目前这个阶段转换目标成本也不大,不要因为害怕改变而放弃自己更喜欢的东西。
感觉读博还是读硕还是要提前确定为好,这样的话可以选择准备实习或者科研,毕竟没有必要也没有精力两者兼顾。基本准则是看你是否喜欢独立的思考和创新,以及是否具备独立的学习能力。感觉不喜欢理论只是想工作的话读硕士确实是够了,但如果想在理论上形成自己的专长的话还是要读博,不管未来想要工作还是做学术这都比较有用。有很多人也会直接读博,但我觉得我更喜欢上课所以最后虽然也有一些博士offer但还是想先读两年硕士(当然也有把它作为跳板可以申到更好的学校的目的)。
标化考试 (GRE+TOFEL)
提前准备吧,多考几次总会考高的(大雾),下面提供一些具体的建议。
托福的话:阅读先看题目再读文章,听力抽空闲时间听听(可以试试TED演讲,这个能听下来托福基本无压力),口语的话综合口语一定不要在说完答案后保持沉默,要把时间撑满(我会告诉你我之前综合口语因为语速快总是空个五六秒,结果因为口语重考好几次浪费大量时间吗hhh),写作字数越多越好。
GRE:背单词+刷题吧。个人花在这个的时间其实不多。
GPA和上课
一定要好好学习课程,举个例子,我博士面试的时候几乎全问过我泛函分析的内容(虽然我感觉统计中从来没用到过泛函分析比较深的东西,但大概面试官们比较看重),审核材料不是光看GPA还会看选了什么课,选研究生的课对申请也会有帮助(会直接问选过哪些研究生的课)。GPA当然是越高越好,但不能为了GPA牺牲课程的质量。
科研
选对导师很重要,然后如果真想做出成果的话后期课要选少一些,我感觉自己本科一直在上课所以没充足的时间做科研,因此本科生科研也没什么经验hhh(我回过头来看甚至都感觉我当时的水平不适合做本科生科研,野心大于实力,高不成低不就,如果完全不做本科生科研多选点课获得的长进反而会更大一些,当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的导师从来不回答我看论文中提出的问题)。
暑期科研是去华盛顿大学做causal
inference,遇到的导师还是很好的,理论水平很高,手把手教我读论文,对我的指导也比较多,我从她那里学到了很多,事实上我也是在暑期科研后才发现统计理论可以做的很深(然而即使暑研结束我的水平还处在皮毛阶段)。
再来人的帮助
再来人帮了我大忙,包括选校,填网申,修改文书,还有各个时间节点的提醒……都提供了细致的解答和服务,感谢再来人各位老师的悉心协助,希望大家早做准备,祝大家都能拿到理想的offer,实现自己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