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申请历程
普林的Mfin项目名为Master in Finance,但也开设了很多量化课程,常常被视为最好的量化金融项目之一。说实话,我是比较晚才开始计划申请量化金融领域的项目的。
大一大二时基本上是按照经院的培养计划按部就班地选课,自主选修的课程也以商科类和文科类居多(出于兴趣,大一时投入了比较多的时间学意大利语,大二时开始修光华的创新创业管理双学位)。大二暑假时我做了一份一级市场的PE实习,不亦乐乎。当时的我还觉得金融工程就像数学家用金融数据做游戏,和自己没什么关系。
大三上学期,我参加了校国合的UCLA交换项目。也许是因为突然发现大学生涯已经过半了,也许是因为新的环境逼迫我走出舒适圈,我开始为自己未来的出路做打算,但在留学和保研之间又有点摇摆不定。
在UCLA,我选修了数院、统计学院、经院、管院四个不同院系开设的四门课,分别是随机过程、R语言编程、货币银行学和财务报表分析。意外的是,最后真正让我下定决心出国学习量化的,不是什么数学编程课,却是管院的“财务报表分析”。这门课要求完成一份给某特定公司估值的小组project。
我们小组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一份满分的报告,但我却依然觉得很不甘心:市场上有成千上万的上市公司,投资者这样逐一分析实在是太费时了。
在office hour和老师的交流中,我渐渐发现数据分析手段在批量分析上市公司方面的能力和发展潜力。于是,我抱着把基本面分析程序化的想法,终于下定决心走进量化的大门。
大三下回国以后,我选了金数、时序、数算等更多量化的课程,做了一份金融随机分析相关的科研,分别在Fintech、券商、外资对冲基金做了三段量化实习。虽然起步不算早,但这些经历我迅速地成长起来:从最开始只用过R,到熟悉Python、C++、Matlab;从读懂经典文献,到提出并实施自己的模型。
除了知识的积淀,更重要的是,这些经历让我见识到量化金融涉猎之广,找到了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子领域,渐渐深化了自己对这个行业的理解。
申请路上的心得
在申请季前我也有过种种顾虑,但最后发现其实有些事情并不是自己想的那样。我相信很多之后申请的学弟学妹也很可能有过类似的顾虑,所以在此把自己曾经纠结的心路历程和最后的迎刃而解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到。
01
关于双学位
我没有修数双/软双,因为之前大部分学长学姐似乎都会修,我也曾担心过这会不会影响申请。但后来我发现,在精力有限的条件下,参考各项目官网上的prerequisite列表和自己的兴趣选课即可,这几年经院和光华的量化课程越来越多了,其他院系也有不少好课。
此外,优秀的金融工程模型要在economic intuition和technical skills找到平衡,学好经济/金融/会计课程,理解经济和金融市场也是很重要的。除非对双学位特别感兴趣,比起为了双学位选很多课,不如扎实地学好几门课程,并在课程项目或实习中将知识投入应用。
02
关于推荐信
越是selective的项目,推荐信就越重要,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当admission面临众多很优秀申请者时,可能不得不拒绝一些背景很好的学生,却很难拒绝每年给他们推荐优秀学生的大牛老师。
尽早和老师建立联系,坚持认真负责地做研究,一定会很有收获。通常大家会选择科研老师、交换时的老师、实习老板各一封推荐信,但也不必拘泥,我也没有请交换时的老师写推荐信,而是请了两位北大的老师和实习老板。
03
关于面试
我最开始以为申请的面试会问一些实习/科研做过的项目的具体内容,还特地准备了一套话术解释自己做的模型。但后来发现,和实习面试不同,我很少在申请的面试中被问到实习的具体内容,更经常被问到的是“为什么要去这家公司”,“从这份工作学到了什么”,“工作中最喜欢/最不喜欢的是什么”。
我想大多数人可能平时更容易沉浸在工作的细节中,但面试官更想看到的是你能反思总结自己的经历吧。
关于再来人
我最开始是准备好DIY的,因为觉得自己搜集信息、networking的能力和英语水平都还不错,也有关系很好、经验丰富的外教帮我改文书。
但还是觉得如果有个同专业的大神能够帮忙指导就更好了,大三下的时候从学姐和好朋友那儿听说了再来人的导师制服务,觉得真是为自己量身定制的,就欣然签约了。
我对再来人的服务是非常满意的。首先导师很棒,我的学术导师自己是普林Mfin毕业的,不仅给我的申请带来了很多关键的启发,还带我了解在北美的工作生活,帮我调整心态;文笔导师是哈佛文科毕业的native speaker,文笔真的特别好。
客户经理小姐姐一路都非常认真负责,申请途中遇到的小意外还是蛮多的,我也常常请她帮我答疑解惑。再来人丰富的面经宝库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此外,我觉得再来人的整体服务做得比较规范,把整个申请流程、资料梳理地很清楚,开发的MSP系统也很好用,这些细节都挺重要的。
总之,出于对学弟学妹们的爱,我很认真地分享了这么多心得,很感谢你能读到这里;最后,容老学姐鸡汤几句,贩卖焦虑/噱头的文章尽量少看一些吧。
以及,别人的经验都可以学习,但不可以模仿,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很多时候不同的选择也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是要勇敢地去走适合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