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点击了CMU申请界面上的“Accept offer of admission”之后,我的申请季终于要告一段落了。虽不可谓不幸运,但因为申请过程稳扎稳打,所以拿到CMU的全奖offer也是在意料之中。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总结申请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我想大概是“踏实努力,尽早规划”了。
决定要出国
想要出国留学的想法其实在刚进大学的时候就萌生了,但是真正下定决心开始准备其实是在大三下学期初。与其说一直在权衡利弊没有做出决定,不如说我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要不要出国”这个问题。直到借大三出国访学的机会,切实感受到了国外在生物领域更加具有创新性和交叉性的科研环境之后,我才终于决定要出国留学。但其实等到这个时候才做决定,已经太迟了。
出国需要的硬件条件,也就是所谓的“三维”,除了标化考试可以通过短时间的突击达标,GPA和科研都是需要通过长期的规划和努力不断完善的,而这也恰恰是我决定出国时,既幸运也不幸的地方。幸运的是,在决定出国时,我的GPA不算太差,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也做过三四段科研。
不幸的地方则是,系里大神太多、不少专业课低分飘过,所以我的排名并不好看;之前并不知道paper对于生物相关申请的重要性,所有科研都是以“寻找兴趣”为出发点,所以看似量多但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产出。
这两个“不幸”恰恰是我申请过程中最大的劣势,在和教授套磁的过程中也不断地被提及和嫌弃。常常在想我要是早点规划或许排名就会更加漂亮,科研也能出些成果,可惜无论我有多么后悔,这个因为没有“尽早规划”而造成的后果都没有办法被弥补了,我只能通过“踏实努力”地准备申请来将我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前期规划:标化成绩和实习
我是在找暑研最焦虑的时候,通过朋友的推荐选择了再来人。再来为我匹配了非常认真负责的CD和简历厉害到惊掉我下巴的Mentor。
刚签完合同不久,我的CD姐姐就火速给我做了非常详尽的申请季规划;准备暑研的过程中每次遇到问题,CD姐姐都能秒回并且提供非常专业的解决办法,我也才得以顺利度过那段焦虑的时光。
进入九月之后就是按部就班的选校、套磁、文书阶段了。申请的“三维”在这个时候已经基本确定了,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最后阶段的努力将已有的实力尽可能地展现给教授和Committee。
我个人还算成功的经验可以总结为“有针对性地广撒网”。所谓“有针对性”指的是要提前确定自己在科研上具体的方向或者是偏好,并且在文书和套磁信中反复强调自己的经历与这个方向之间的关联。把每一段水科研和感兴趣的科研方向相联系,形成“我走的每一步都是计算好的”这样的逻辑,以反复佐证自己的motivation同时体现科研背景匹配程度,这大概就是我平平无奇的三维中能找出的最大亮点了。
通过这个方式,先确定了科研方向,再确定目标教授,套磁的过程中让教授感兴趣的机率就会大大提高,我就因此收到了不少教授“认为我的背景很适合他们实验室”的还算积极的回复。而“广撒网”其实就是多下功夫多套磁,通过套磁的回复结合选校老师的建议确定最终要申请的项目。
通过套磁和教授建立联系并且积极跟进对于申请是一定会有帮助的,不能说一分耕耘就能有一分收获,但是却能让申请之路更加稳妥。
在这里就要感谢我的School Mentor了,抛开视频过程中一遍一遍地帮我梳理逻辑甚至协助帮我改了好几遍PS不谈,他还以一个native speaker的身份对我发给教授的邮件提了很多建议,教会我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和教授进行沟通。
申请过程中的琐事真的多到爆炸,好在有再来人能够保证我每一步都不出错,才能让我用手上已有的牌打出最好的结局。
一点肺腑之言
有出国想法的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尽早规划!尽早规划!尽早规划!按照出国留学的标准去规划自己的学业和科研,即使最终决定不出国了也不会亏;但是如果没有尽早规划,再决定出国,也不太可能申到顶尖的项目,即使你或许有这个潜力。
至于要不要找留学咨询机构,每个人的情况都有所不同。我身边确实也有那么一两个全靠DIY拿到顶校offer的例子,但是都是些早早就开始规划且三维强到无可挑剔的牛人。
普通人想要拿到满意的结果,我想最重要的是在申请过程中“不出错”,网上总是对同一个问题众说纷纭,寻求机构的帮助至少能得到唯一的答案,求个心安。
至于再来人,我最大的感觉就是专业且高效,至少除了再来人以外我并不知道有其他哪个机构有自己的学生服务平台,选校、签证这些关键问题上也有专门的专家团队负责。
现在因为疫情的原因签证受影响,所以即便拿到了offer都不敢保证自己可以顺利入学,不过有再来人的帮助,我相信我的申请季一定能画上圆满的句号!
最后的最后
希望学弟学妹们在这个艰难的春天能保重身体,好好规划认真准备,趁此机会充实自己,疫情结束之后一定能披荆斩棘拿到满意的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