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进入4月份,申请季也进入了尾声。在全国乃至全球疫情的笼罩下,今年的申请季显得格外特殊,相信给今年申请的小伙伴们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作为一个医学生,很荣幸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的神经科学申请经历。
放弃本博连读,选择出国读博
我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的基础医学专业。该专业可以说是一个生物医学科研导向、而非临床导向的医学专业,其学制是本博连读八年制,授予医学学士和PhD学位。也就是说,我本可以留在北大以八年的时间直接拿到PhD。大一时,我还并没有具体思考过要不要出国留学。从大二开始,我逐渐产生了对神经科学的兴趣,也开始加入实验室进行本科生科研。
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到,一方面,国内现在神经科学领域的科研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也有很多杰出的PI,但是该方面国外特别是美国的研究还是要领先我们不少,所涉及的研究方向也更具多样性;另一方面,对于我所特别感兴趣的几个研究方向,我们学院尚无对我特别有吸引力的实验室。
虽然八年制的学制能让我快速拿到PhD学位,但我还是更看重自己是否能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在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得到充分的训练,积累足够的科研经验。因此,我在大二下学期(也是我最开始参与实验室科研的时候)初步产生了出国留学的想法,逐渐开始各方面的准备,如更多地参与科研、提高英语水平等等。但大多数的准备,还是在向学院确定正式放弃本博连读之后进行的。在放弃连读后,我们会在大五结束后以医学学士学位毕业(国内一般医学学士学制均为五年)。从大四下学期开始,也就是去年2月末起,我才开始比较集中地准备申请相关的东西。
两段国内科研经历,一段美校暑研
在科研方面,我在北大的两个课题组里先后参与了约1.5年和1年实验室科研。关于前一段科研经历,是我在向一位高年级的学长请教本科生如何参与科研时,学长向我推荐他当时所在的实验室,并特别提到该实验室的PI非常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当时我虽然对科研非常感兴趣却完全没有科研经验,对实验室科研如何进行也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为了能亲身体验科研过程,我加入了该学长所在的实验室。在这个实验室一年半的时间里,实验室的老师为我安排了一个小课题,并和师兄一起指导我亲手进行实验,与我一同讨论研究计划,使当时还是一个懵懂的科研小白的我积累起了最初的科研经验,并领先了同专业大部分同学一大步。但我也逐渐感觉到,自己对该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其实不是特别地感兴趣。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纠结后,我主动向老师提出了离开的请求,并立刻另外寻找了感兴趣的实验室加入。第二个实验室的老师,也就是我现在的导师,科研思维非常敏捷且时刻关注研究前沿,所从事的研究方向极具创新性,实验室的研究生也大都非常优秀,实验室具有浓厚的科研氛围。同时非常重要的是,他也非常支持本科生科研,对本科生研究较为严格,每周都会像对研究生一样和本科生一起交流课题进展。同实验室里也有很多优秀的本科生。这让我在一年的时间里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从去年3月份起,我开始找暑研的实验室(这个时间其实相对比较晚了,建议在倒数第二年的上学期就开始准备)。当时我对美国各个学校的情况了解的还并不详细,于是对USNews上神经科学专业排名比较靠前的三四十个学校,逐个在其网站上的faculty里寻找自己感兴趣的PI,列出了一个清单。而清单里有一位哈佛的教授当时正好在北大作学术报告。在导师的支持下,我向这位教授表达了我想要去他实验室暑研的意愿。但这位教授实验室的准入规则比较严格,特别是对于暑研的本科生。他提出回国后会与我进行Skype面试。但不幸的是,面试后该教授还是拒绝了我的暑研请求,理由是觉得我之前的研究经历跟他们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不是特别符合等等。在我得到这个消息时已经要进入4月份,我又抓紧时间邮件联系了十余个实验室,但大部分没有得到回复,得到回复的也是婉拒了我的请求。最后在5月份,还是在导师的帮助下,我联系到了UCLA的一个实验室;在没有经过面试的情况下,对方的导师就直接同意了我的暑研请求。于是之后我开始抓紧与UCLA联系办理J-1签证的事宜,终于在6月底拿到了DS-2019表格。我与对方导师商定的暑研时间是从7月中旬开始,而当时美国驻北京大使馆的面签预约已经排到了7月底。我向大使馆提交了紧急面签申请,并附上了对方发来的、带有暑研起止日期的官方邀请信作为依据,拿到了当时下个星期,也就是7月初的面签。幸运的是,我成功通过了面签,并在面签一个多星期后就飞往洛杉矶,正式开始我的暑研。暑研实验室的PI安排我在其实验室一个中国博后的指导下进行一个小课题的研究。因为我所有课程已在大四下学期提前修完,故一直待到10月底,连续进行了三个多月的“暑”研才回国,开始准备PhD申请。
总的来说,接近3年的研究经历让我积累了大量的科研经验,也为我之后的申请奠定了基础。但我在这3年里并未发表或参与发表过一篇科研论文,这可能也为我申请带来了一定的劣势。但据我了解,周围申请的同学大部分也是完全没有科研论文发表,所以不用担心自己会因为没有论文而申请不到好的学校。个人认为本科生发论文这件事情,有时候也要看所在实验室的特点,是会频繁地发一些小论文还是间歇性地发表一些大工作;以及要看自己参与研究的课题,是处于初期还是末期阶段,进展速度如何,以及是不是那么promising。所以作为本科生没必要去强求发论文这件事情,更重要的是积淀自己的科研思维和经验,而这种东西在写申请文书以及面试时会得到很好的体现。
关于选择本科的实验室,虽然我也很推荐大家对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广泛地去体验、去尝试,但是在基本确定了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之后,最好要尽快加入一个从事该方向研究的比较优秀的实验室,实验室的PI也最好要有海外的留学或工作经验,或在科研圈有比较丰富的社交关系。这样一方面PI能为你提供更丰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另一方面也能在你找暑研的时候提供很大的帮助。如果是PI直接推荐,收到回复以及成功拿到暑研的概率是要远远高于自己独立去找的概率的。PI提供的推荐信也能让你在申请对应领域的program时,得到更多的关注。
标准化英语考试
关于本科生本校科研和海外暑研,前一部分已经有比较详细的描述。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就是TOEFL、GRE这些标准化英语考试了。其实美国生物学TOP50学校的生物类PhD项目,现在大部分已经不要求提供GRE成绩了,甚至有一部分学校在申请要求里明确提到“不会参考GRE分数”(也有一些学校表示只要提供了就会参考,也就是optional,这一点要去看各个program的具体要求)。但我当时还是把TOEFL和GRE都考了。如果对这点非常在意的同学,可以看看自己想要申请的学校是否有相关要求,再做决定。
我大一入学时的英语基础还是比较好的,在大一上下学期就分别裸考通过了四六级考试(虽然都是以不到600分的水平飘过,毕竟没有进行任何的准备,英语还是退步了不少)。从大二开始,间断性地开始背TOEFL、GRE单词(但始终没有坚持背完50%以上)。感觉对自己英语水平提高帮助很大的是,平常因为科研需要,大量地阅读英文学术论文,有时也去听一些英文学术报告。实验室的导师也鼓励我们尽量用英文来讲work
report和journal
club;加上我在大二也和同学组成口语练习小组主动锻炼,还是形成了一定的英语口语基础。在大四下找暑研的同时,我也才开始报TOEFL、GRE考试。TOEFL的首次裸考就拿到了103分。之后再考时,考前一两周在TPO上集中练习了口语和听力模拟题,以在考前进入比较稳定的状态,最终拿到了113分的成绩。相比之下,GRE对词汇量的要求要高得多。我也是在考前一两星期,集中复习了GRE常考词汇,并着重进行了词汇题方面的练习,最终也拿到了327+3.5的成绩。阅读和写作部分没有对我造成太大的困难,但建议基础较差的同学还是要提早多练习,并在考前刷刷题以助进入状态。报不报班其实还是要看个人的水平,但至少我认识的大部分同学都没有报班,都是自行准备。
申请过程
正式开始申请已经是去年11月初,也就是我从美国暑研回来之后不久(这个时间也比较晚,大部分学校9月份就开放申请了,所以可以尽早开始,以防后面太过仓促)。当时我也感觉到对申请过程有点手足无措,而剩下的时间也所剩无几(美国大部分生物类PhD的申请截止日期是12月1日左右)。幸运的是在回国之前,我就通过朋友了解到了再来人的留学咨询服务项目,并在申请季得到了给力的支持。
在推荐信方面,一般生物类PhD项目仅要求三封推荐信;而推荐信被认为是学校考虑是否提供面试以及给offer的很重要的参考依据。我找到了自己现在实验室、之前实验室和暑研实验室的导师以及教我神经生物学课程的一位教授,请他们为我提供推荐信。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老师可能不愿意为你提供全部学校的推荐信,特别是当你想申请的学校很多,有十几、二十几甚至更多的学校时。这就需要我们尽早跟老师确认推荐信的事情,至少要提前一个月的时间。同时也要及时跟进,尽量避免老师在申请DDL前最后一刻才提交推荐信。
在选校及文书方面,再来人为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首先,再来人根据我的基本情况,为我提供了一份选校清单,并按照学校水平以及申请难度,划分为Tier
1至Tier
3。我也是像找暑研时一样,确认了各个学校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室,以及他们的申请条件,也向老师和师兄师姐咨询了他们的建议。最终确定了13个学校的15个项目进行申请。再来人为我安排了一位在哈佛读神经科学博士的学姐作为学术导师,在我写PS前以及修改PS的过程中提供了大量的帮助。文笔导师也对我的文书进行了进一步的辅导。这让我的PS能够在有限的篇幅内很好地涵盖我的科研经历、科研兴趣以及申请对应项目的理由。
在提交申请后,便是“漫长”的等待面试通知的时间。比较不幸的是,我只拿到了WashU一所学校的neuroscience
PhD项目的面试。据很多同学和师兄师姐反映,neuroscience类项目的申请难度一般要高于比较general的biological and
biomedical sciences或者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等等的项目。而其实后两类项目很多情况下也是包括neuroscience的一些甚至全部faculty,允许学生在neuroscience的实验室轮转的,或者允许跨program的轮转(这个可以具体看各个项目的faculty名单以及轮转要求)。所以这里要提出的一个建议是,申请neuroscience的同学也可以适当考虑这样比较general的生物项目,使其在自己的申请清单里占据大概一半的比例,这样可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拿到面试的几率。
尽管因为今年新冠疫情的原因,我没能前往美国参加校园面试,而是通过Skype进行了网上视频面试,但幸运的是,这唯一给我面试通知的学校也成了唯一录取了我的学校。在视频面试中,我比较流利而有逻辑地介绍了自己的研究,和面试老师的交流也很有成效,给他们留下了比较好的印象。最终我也接受了WashU的offer,在今年8月将赴St.
Louis开始研究生生涯。
总结
尽管整个申请过程遇到了各种难以预料的困难和紧急情况,但我也在家人、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下坚持完成了申请,并最终拿到了offer。非常感谢再来人在申请过程中为我提供的帮助。我也想鼓励一些像我一样,虽然就读于国内医学院校但有志于博士期间留学海外、从事生物医学基础研究的同学,勇敢地作出自己的选择,去追求自己的留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