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误入互联网的“美术特长生”,不小心Double了一个商科学位,那就继续“劈叉”领域吧。
申请关键问题解决
我的同学们在留学申请的时候,大多会选择MPP或者Education之类的项目,而我可以说是人文学院的一个另类,一朵奇葩。在大学见习期间,我曾在一家非常棒的互联网科技Startup实习,感受到行业的工作氛围和工作方式,所以希望未来能在互联网科技领域工作。所以在留学申请的时候,我决定跨领域申请HCI(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项目,目标就是领域内最顶尖的CMU HCI。
项目概况
CMU(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有全美最顶尖的Computer Science学院,而HCI正是旗下的几个Department之一。完全没有CS背景的我,基于兴趣,选择了一个技术类的项目HCI,这让许多不了解内情的人都觉得很“神奇”——不是码农怎么能申计算机学院呢?事实上,HCI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包括认知心理学,社会学,CS,需要涉猎的知识也包括软件,硬件,算法,ML, DL, 社会调查等等,相应地对于CS要求并不如其他项目高。
不过选择了HCI,之后也还是要学习编程,因为如果彻底不会计算机编程,连网站都不会做,那么找工作的难度会陡然加大。另外申请HCI可以通过作品集Portfolio来展现自己,口语表达能力、交流能力也非常关键。这一方面,我作为擅长美术的人文学院的学生,还是有优势存在的。正是因为HCI本身是一个跨学科的项目,对CS背景要求低,我才有可能大跨度地转变领域申请。
不过,我依然面临一个问题:美国的HCI的项目很少。因为HCI需要多个领域的知识,设计、心理学、计算机等各个方向的教授,很多学校是没有这样全面的师资力量,或者尽管有这些专业,但是教授们的科研兴趣没法交叉在一起。同时,许多优秀的学校只把HCI作为CS 专业的一个方向(track)开设。所以总的来说,这个项目申请难度很大。
好导师足以弥补专业缺陷
准备申请的时候,我听了学长学姐的建议以及对许多中介机构的吐槽,原本就打算DIY申请。不过后来看到再来人学者项目的发布,于是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报了名。现在回想起来真的非常庆幸当时的选择。
作为一个大跨度转方向申请的孩子,本身对于专业方面的了解就有所欠缺。因此,能够得到一个领域内经验丰富的杰出前辈指点,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非常让我惊喜的是,再来人为我匹配的导师是我一直非常崇拜的前辈。在结识他之前我就有看过他的个人网站和作品集,真的是非常厉害的人物啊!可以说,在整个申请过程中,我的导师是最大的助力!
最开始我对于SOP写作缺少想法,一方面第一次留学申请不清楚文书究竟应该怎么写,另一方面HCI领域的文书究竟应该怎么写也是一个问题。经过一次次讨论,导师根据我要申请的不同项目分别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详细指导,帮我明晰了自己的定位和 SOP风格。作品集、简历各个方面都不厌其烦地给我各种建议。对于自己不太了解的项目,他也联络了在那里的朋友,帮我收集到许多非常重要的参考信息。
一开始我还比较担心会太麻烦Mentor,申请中许多事情都不太好意思问他。反而是导师一直在鼓励我向他寻求帮助,还半开玩笑说当Mentor本来就要被Exploit。记得有次他在度假玩耍的时候,我正在焦头烂额地奋战文书。他为了不耽误我的申请进度,尽快给我修改建议就抓住每一个间隙和等候时间同我沟通。每次我自信心很弱,申请过程中因为一些小障碍就气馁的时候,他会特别Nice地不断鼓励我。但我每次严重拖延时,他就一秒变严厉,随时提醒我,不要忘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能够让我这个重度拖延症,在Deadline之前神奇地完成所有申请真的是要非常感谢我的导师!
跨专业申请也有亮点
回顾我的申请,我有三点要同转专业申请的学弟学妹们分享:
第一,关于文书,逻辑线是最基本的重点,也要在内容上突出自己的特色。在我的导师引导下,我开始觉得我的跨领域背景也是一个亮点。领域不同,实际上在文书写作方面是有许多阐述空间的——跨领域动机、自己为了转专业做出的准备和努力。所以我从自己本科学习的人文学科定位,着重阐述自己对人与科技的联系有兴趣的特点,也列出了证明自己品质、学习能力的经历。
第二,要突出自己的动机和学习能力。
第三,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就像我的导师一直鼓励我那样,只要做好准备,每一步都用心去做,结果就不会太差。
点击查看更多学员案例。